一、六成業主忽略前期溝通

在建筑業已多數實行的工程招投標活動,不僅是業主選擇一個信譽杰出的施工企業的過程,同時也是尋求一個各方均能接受的工程“合理價格”的尋價過程。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市場經濟的變化多端,使工程投資的確定與控制變得更為復雜,這就需要業主對工程造價的管理始終貫穿于項目的全過程。招標階段的造價控制,上承設計階段下啟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是工程的預期“合理價格”浮出水面的關鍵階段。
有關業內人士表示,業主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裝修的風格定位,在前期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業主與設計師的交流必不可少。但實際生活中,六成業主忽略了與設計師的交流,也不懂得如何與設計師溝通。僅有一成業主能把握好這一環節,這些人通常從事房地產、建筑行業,或是多次置業者。

二、預算“活口”增加結算額度

業主心得:半包,是指業主自己購買主材,而輔材和工程施工由裝修公司完成。大部分業主都選擇這種裝修模式,這也是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裝修方式,半包需要花費業主比較多的時間去選購主材,但因為把握主材的選擇權,相對也要省錢一些。但需要注意的是往往為了壓低工程款,很多裝修公司會故意漏報項目,到最后施工時再追加,很容易引起預算超標。同時,由于主材是由業主購買,那么提前應明確可能產生的費用由誰支付,如搬運費、上樓費等等,如有些廠家免費安裝時,及時在預算清單中省去此項費用。主材進場時,業主一定要到場簽收驗貨,否則一旦施工結束,就很難判斷到底是由施工不當造成的工程問題還是由主材不合格造成的。
三、預算審核有訣竅

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千萬不可被裝修設計公司許諾的低價所蒙騙,要注意設計師介紹公司情況時是否夸大其辭,是否經常使用“沒問題”一類的詞語,或者把工程量的計算壓低,甚至遺漏計算項目,并且不向客戶詳細介紹工藝做法和質量標準。這通常是設計師急于簽單,增加個人收入,而對客戶進行欺詐的手法。

業內人士表示,業主如要節省資金,在方案設計階段就要考慮盡量減少工程量。訂購材料的時候要多咨詢幾家商場,貨比三家再最后落定。在訂貨時應較為精煉地計算材料用量,避免過多或過少,業主應明白,有些材料如切割了的地磚、地腳線等是不能退貨的。專家建議業主,最好是購買打折的名牌材料,既省錢又能保證質量。到關外的建材市場或專賣店采購材料相對便宜些。大件設備可參加團購或待廠家搞活動時集中采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