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污染對嬰幼兒損傷更大

空調污染是夏季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空調散熱片是空調污染的“罪魁禍首”。這是因為空調散熱片是冷熱空氣交換的必經之地,冷凝水在這里產生,長久處于濕潤環境,病菌輕松在此大量滋生,特別是細菌、霉菌、軍團菌、塵螨等。隨著空調系統的運行,這些微生物通過送風系統進入室內,輕松引起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支氣管炎、軍團病、流感以及嬰幼兒肺炎等。為何易誘發嬰幼兒肺炎,兒科專家揭示病因:由于幼兒皮下脂肪少,毛細血管豐富,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溫差,幼兒卻能出眾地感受到。

據調查顯示,兒童哮喘患病率為1.49%,比10年前0.79%加添近1倍。這是因為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環境的污染使過敏原有了除舊布新拓展,以往僅限于花粉、家養牲畜等,而現在室內裝修有害氣體污染、室外空氣污染以及螨蟲、貓狗等寵物分泌物成為兒童致病的四大主要原因。

另外,大霧對于上班族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交通變得堵塞了。然而對于一些老年人、小朋友或是體質較弱的朋友來說,霧氣中的空氣污染物、粉塵、可吸入顆粒物等不但極易誘發了呼吸道疾病,也會導致胸悶等不適癥狀的產生。

九成白血病兒家中曾搞豪裝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第三污染時代”——室內環境污染時代已悄然到來。研究表明,新裝修和新購置家具的房子主要存在甲醛、苯等主要污染物,嚴峻危害健康。特別是甲醛的釋放周期長達5~15年,而低濃度甲醛是導致白血病和致癌的的確“殺手”!中國標準化協會和中國兒童衛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導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每年因裝修污染引發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兒童竟高達210萬!


要提醒大家,空氣凈化器在選購過程中,非常少有品牌會告知你HEPA過濾網的級別,同時由于目前國內還缺乏相關的法律規則和監管體系,目前市場仍存在一些凈化率較低的產品,對于顆粒物的凈化僅能0.5μm以上之微粒。
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表示“洋品牌中好多都在中國設工廠以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市場上百分之七八十的空氣凈化產品都是在國內生產的,當然也有的確國外進口的,只占一小部分。”
室內通風誤區多
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住宅”標準的15條里面有8條跟室內空氣質量有關,這些是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標志。冬季天寒地凍,大家都喜歡關緊門窗,在屋內享受暖氣。但你不知道的是,如果通風做不好,安全隱患更大。
誤區一:嫌冷不開窗
精確做法:再冷也要開
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每小時要呼出22升二氧化碳,如果通風不良,這些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會集聚在室內。開窗通風可以使人獲得較多的"空氣維生素",也就是負離子,能加添人的壽命。開窗次數并非越多越好,一天開窗通風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鐘,基本就能夠維持室內空氣的古怪了。
誤區二:一早一晚開窗
精確做法:上午10:00至下午3:00開窗最佳
大多人習慣早晨起床開窗和晚上回來開窗,據研究測試,城市里兩個空氣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此時是最不宜開窗的時間。而兩個相對的空氣清潔時段是上午10時和下午3時前后,建議大家在此時間段多開窗。
誤區三:廚房炒菜時才開窗
精確做法:只要用爐灶就要開窗
現在幾乎每家都用油煙機,但有些朋友只在炒菜時用油煙機和開窗,而在燒水燉湯時卻不用油煙機、也不去開窗。其實即使僅僅是燒水,燃氣的廢氣也非常輕松在廚房聚集并擴散到客廳和臥房。因此在使用燃氣時,無論烹飪什么都要開窗或用油煙機。
誤區四:冬季睡覺時不能開窗
精確做法:窗戶可適當開條縫
冬天睡覺時,大多人總喜歡關門閉窗,以免受寒著涼。事實上,冬季睡覺時窗戶盡量開條縫,保證一定的有氧呼吸。但要避免對流風,不要讓風干脆吹到身上。生病或遇到大風、大雨等極度天氣不宜開窗。
誤區五:霧霾天不能開窗
精確做法:霧霾天仍需適當開窗
遇到霧霾非常嚴峻的時間,需減少開窗時間。最棒在有紗窗的情況下,窗戶開小一點,并使用加濕器、濕化噴霧,或在暖氣上放一盆水,以加添空氣濕度,讓灰塵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誤區六:有空氣凈化器就夠了
精確做法:自然通風才是王道
如果室外AQI(空氣質量指數)超過200、達到重度污染的狀況,就非常需要開啟室內的空氣凈化器。而當AQI超過100不過輕度污染時,還是建議市民要開窗通風。長時間在封閉空間使用空氣凈化器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當空氣質量好轉,就沒必要長時間開啟空氣凈化器,應以自然通風為最優選擇。